国产天堂/又弹又肥的一线天馒头/羞羞网站在线观看/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

高考在線

歡迎報考貴州大學

基本信息

  • 院校所在地:貴州
  • 主管部門:地方
  • 行政主管部門:貴州省教育廳????
  • 院校類型:綜合
  • 學歷層次:本科
  • 學校官網:http://www.gzu.edu.cn/
  • 電話號碼:0851-88292178,0851-83621956
  •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
  • 錄取分數線:
  • 點擊報考

學校概況

 貴州大學創建于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并。2004年12月,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為國家“211工程”大學。2012年9月,被列為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2016年4月,被列為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9月,成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11月,學校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2018年2月,學校成為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學校占地面積5433.29畝,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368萬余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10萬余冊。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及藝術學12類。下設40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31417人,獨立學院本科生16888人,研究生12433人。現有教職工3938人,其中,專任教師2856人,教授503人、副教授979人,具有博士學位968人、碩士學位978人。

  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講座)教授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科技人才”12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1人、貴州省省管專家43人。此外,有連續3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1人、連續4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人。

  學校現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部省合建高校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學科群2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9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7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23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教學基地和示范點1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10個。

  學校全面服務于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注重培育發展特色優勢學科。近年來,新建了藥學院、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煙草學院、醫學院、茶學院等一批特色學院。新建了東盟研究院、陽明文化研究院、長征文化研究院、中國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研究院、公共大數據省級重點實驗室等一批特色研究機構。其中,中國西部發展能力研究中心入選中國核心智庫。

  學校是浙江大學對口合作建設高校,與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江南大學、廣西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 學校注重推動貴州高等教育發展,是貴州省“9+1”高校協作聯盟秘書長單位。學校主動與全省9個市(州)、20多個縣(區)人民政府以及與茅臺集團、甕福集團、中鋁貴州分公司、中煙貴州分公司等200多家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加強科技合作,實施貴州省“博士科技興村”“三區科技人才”“教授、博士進企業”“百千萬科技特派員系統工程”等行動計劃,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層次,服務脫貧攻堅,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孔子學院獎學金院校,在美國普萊斯比學院建立了孔子學院、與岡比亞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此外,學校在IAUP(國際大學校長聯盟)、AUAP(亞太大學聯盟)、EPU(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等國際組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08年以來,學校承辦、協辦了11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

  面向未來,學校秉承“明德至善 博學篤行”的校訓,堅持以興學育人為根本,立足貴州、服務地方,努力建設有區域特色和國內外影響力的綜合性高水平大學,為實現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招生資訊

校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