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堂/又弹又肥的一线天馒头/羞羞网站在线观看/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

高考在線

首頁 > 最新資訊 > 最新院校動態 >

許昌學院《中國教育報》刊發我校黨委書記閆紀建教授署名文章

2021年5月11日,《中國教育報》以《推動地方應用型大學高質量發展的五個著力點》為題,刊發我校黨委書記閆紀建教授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應用型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發揮著生力軍和助推器作用。地方應用型大學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生命線,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識變應變、科學定位、強化內涵、彰顯特色,努力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文章指出,推動地方應用型大學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好五個著力點:構建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所在;培育凝練辦學特色,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構建政產學研用機制,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外在推力;提升內部治理能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

全文轉載如下:

推動地方應用型大學高質量發展的五個著力點

閆紀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用型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發揮著生力軍和助推器作用。地方應用型大學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生命線,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識變應變、科學定位、強化內涵、彰顯特色,努力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構建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所在。地方應用型大學要善于集聚和發揮各方面要素資源,將構建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作為中心任務常抓不懈。優化頂層設計,系統有序推進,把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貫穿教育教學各環節、各領域。全面推進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倒逼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校地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建設,探索構建產教融合育人新機制。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第二課堂建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應用實踐能力。改革人才培養評價方式,積極探索與地方應用型大學相適應的人才教育評價機制。堅持“五育并舉”,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等方面育人功能,上下聯動、形成合力,著力構建“三全育人”格局,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育凝練辦學特色,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所大學的辦學特色體現在很多方面,如校園文化、內部治理、服務地方、文化傳承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學科專業特色。學科專業建設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強,要克服同質化現象,避免“撒胡椒面”。地方應用型大學要錨定辦學方向,主動對接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布局,科學論證、合理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扎實推進一流特色學科、一流特色專業建設。要把培育凝練辦學特色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在當前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高校發展態勢中,率先實現自身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構建政產學研用機制,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外在推力。地方應用型大學根植于一方沃土,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要樹立“校地互動、城校共生”理念,積極構建校地發展命運共同體,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著力構建政產學研用合作新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及用人單位各自優勢,促進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充分釋放協同創新效應。強化機遇意識和合作意識,善于選準切入點、結合點、契合點、共鳴點,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彰顯合力疊加效應,形成推動地方應用型大學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提升內部治理能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最關鍵的是形成有效管理體制和良好運行機制。要以大學章程為統領,通過制度“廢、改、立”,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構建適應地方應用型大學建設需要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要構建以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核心,以職能部門和專業院系為依托,以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工會、教代會、學代會等為支撐的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多方聯動、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大學內部治理結構。要推動人、財、物管理重心下移,構建權責對應、權責明晰的二級學院管理體制,充分激發二級學院辦學。要注重向管理要效益,優化配置各種校內辦學資源,建立資源整合共享機制,實現辦學資源效益最大化。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確保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確保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要著力構建校黨委、二級單位黨組織、基層黨支部和黨員“四位一體”黨建工作格局,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局面。要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將制度建設貫穿全過程,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

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5/11/content_59431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