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堂/又弹又肥的一线天馒头/羞羞网站在线观看/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

高考在線

首頁 > 志愿指導 > 推薦高校 >

河北省 防災科技學院 隸屬于中國地震局

推薦專業
 

專業名稱: 計算機類(本科(普通教育)類)
專業介紹:

該類中包含兩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

【培養目標】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特別是應用軟件的開發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防災、救災各部門從事相關軟件開發與應用或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學制】全日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決策支持系統。

【就業方向】可在防災、救災各部門從事相關軟件開發與應用或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可從事的崗位有系統分析員、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系統支持工程師等。

 

網絡工程(本科)

【學制】全日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網絡工程、綜合布線、服務器配置與管理、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網絡信息安全、信息系統集成等。

【就業方向】可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部門從事網絡教學、網絡工程和系統集成工作。崗位有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網絡安全工程師等。

專業名稱: 地球物理學(本科(普通教育)類)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學、地質學基礎,掌握地球物理基礎理論與技術,能從事地震監測及預測、防震減災、能源及礦產資源勘探等技術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此專業女生慎重填報)
【學制】全日制四年
【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地質學基礎、地球物理學基礎、地球物理觀測技術、地球物理勘探原理與技術、地震學、測震技術、地震勘探、地震觀測儀器原理、地震預報概論、計算機程序設計、網絡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與分析。
【業務規格】1、有運用地球物理基本理論及方法開展地震監測及地震預測業務的能力;2、有運用地震學理論及方法開展地震勘探、石油勘探業務的能力;3、有應用地球物理方法開展地下構造勘探、能源及礦產資源勘探的能力;4、有數字地震觀測網絡建設維護的能力;5、有地震監測儀器檢測與維修的能力。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各級各類地震監測預報單位、能源與資源礦產勘探單位、防震減災工作相關的企事業等單位工作,也可攻讀固體地球物理專業或地球探測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專業名稱: 勘查技術與工程(本科(普通教育)類)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地震學、地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巖土工程勘察、工程地震勘察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從事地震危險性分析、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巖土工程勘察和工程物探等方面的實際能力和具有在本領域內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此專業女生慎重填報)
【學制】全日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普通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工程力學、工程地震學、巖土工程勘察、工程地震勘探、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基礎工程設計與施工、強震動觀測、地震危險性分析、地震小區劃、地震安全性評價等。
【業務規格】1、掌握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工程地震學、巖土工程勘察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具有強震動觀測、地震危險性分析、地震小區劃及對工程場地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的能力;3、具有從事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管理的基本能力;4、掌握基礎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方法;5、掌握工程物探方法和技能;6、熟悉國家有關工程勘察、建筑工程以及防災救災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勘察設計院、研究所、震害防御以及高等教育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專業名稱: 通信工程(本科(普通教育)類)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較強的專業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達到知識、能力和素質相互協調。系統掌握現代通信系統、通信技術和通信網等相關方面的知識,具備通信網絡構建、優化、通信設備應急維護(修)、構建通信工程尤其是應急通信工程的能力;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相關工程技術的能力,畢業后能從事與通信工程及其相關工程應用、運行、維護(修)、生產及營銷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主要課程】 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高頻電子線路、現代交換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光纖通信、通信網、移動通信、衛星通信、應急通信工程等。

【就業方向】

    通信設備儀器維護(修)、設計、開發,通信網絡建設、維護(修)和布線,應急通信工程或其它相關工程應用、運行、維護(修)、生產及營銷管理等

 

 

 

 

 

 

 

 

 

學校簡介

防災科技學院隸屬于中國地震局,是全國僅有的以防災減災救災高等教育為主、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

學校立足防災減災行業,面向應急管理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碩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學歷教育、行業培訓等多層次、多類型并存的現代辦學體系。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2個, 包括防災減災核心類專業11個(地球物理學、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地質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應急技術與管理)、防災減災支撐類專業13個(工程管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通信工程、地理科學、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環境工程)、防災減災拓展類專業8個(金融學、投資學、會計學、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英語),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和經濟學等五大學科門類。32個本科專業中,獲批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發展學科各1個、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高地、1個省級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1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科涵蓋自然災害成因機理、發生發展、防災減災措施、應急救援處置、災后恢復重建等全過程,凝練整合12個支撐學科及34個科研平臺,構建了“全過程、一體化”學科體系和支撐科研平臺體系,包括20余個教學科研實驗中心及90余個各類實驗室,擁有國內高校最先進、最齊全的地震監測類儀器,儀器設備總值2.98億元,生均3.30萬元。建有7個校級重點實驗室、2個河北省重點實驗室和1個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先后成立綜合防災減災、防災減災發展戰略、工程結構減震隔震、防災減災技術與裝備等24個校屬科研機構。

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立足防震減災行業,面向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領域培養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設地震動力學與地球探測技術、地質資源與災害地質、防災減災工程、地下水工程與地震流體動力學、災害監測技術與工程安全、災害信息處理技術、災害風險評估與防災減災規劃等培養方向。

學校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作單位和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部級教學團隊11個;承擔省級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高地、省級重點學科、省級重點發展學科、省部級重點建設實驗室、國際合作實驗室等項目。近五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科技攻關計劃項目、“863”計劃課題、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等680多項,科研經費累計近1.02億元,取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近20項。

學校著力開辟凝練了地震前兆背景場、巖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減災規劃、城市震害預測、地震地質災害、地震觀測信息處理、地震前兆觀測儀器、災害風險與應急管理等8個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防災減災科研體系。學校承擔了防震減災規劃編制項目等行業技術服務、社會服務項目200多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公共效益。學院深度參與了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重大災害的現場救援、科學考察、災害損失評估以及中小學房屋破壞情況考察工作。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期間,學校向中央提出了“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議”被教育部等有關部委采納,隨后,一場聲勢浩大的“校安工程”在全國鋪開,極大提高了全國校舍地震安全保障。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備,建有現代化圖書館、網絡信息中心、室內體育館、游泳館、高標準運動場等設施。圖書館紙介藏書近100萬余冊,并擁有“中國知網”“維普”等30多個電子資源數據庫。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3.7萬元,建有地震科學、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等多個實驗中心,有各類實驗室86個,擁有國內高校最先進、最齊全的地震監測類儀器;有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00多個,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省級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

學校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基礎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已為地震系統和社會培養了近4萬名畢業生,畢業生以扎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勇于擔當、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多人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及全國和省級勞動模范稱號,地震系統70%的地震監測一線人員,80%的地震臺(站)長畢業于此,學校因此被譽為“地震系統的黃埔軍校”。

學校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堅定不移朝著我國防災減災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科技創新中心、文化輻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目標邁進,為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數據截止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