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新教材及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進展及成效
時間:2022-09-15 作者:高考在線 點擊:次
隨著高考綜合改革深入推進,教育部圍繞強化條件保障、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進教考招有效銜接等改革重點任務,持續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著力促進普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養銜接。
一是加快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各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增強了課程選擇性,促進了教考有效銜接。到2022年秋季學期,全國各省(區、市)已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29個省份均實現了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2018年以來,教育部面向全國連續舉辦了18期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范培訓班,采取線下線上培訓相結合,累計培訓校長和教師達47萬人次,同時部署各地組織開展了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校長課程實施領導力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2020年,在全國遴選建立了33個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和99所示范校,各示范區校面向全國開展了150多次網絡公開教研活動,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對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積極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不斷提高育人質量。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各地普遍制訂出臺了選課走班實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有序實施的原則,指導普通高中學校制訂選課走班指南,開發課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形成了規范有序、科學有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加強學生發展指導,各地指導普通高中學校普遍建立了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并通過學科滲透、開設指導課程、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職業體驗等方式,積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在選科選考、報考專業和未來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自主選擇能力。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將德智體美勞五育要求全面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并將評價檔案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目前,29個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級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有力保障了評價實施的規范性和便捷性。規范學業水平考試,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統一安排在學期末,高一學生參加考試的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科,選擇性考試時間普遍安排在統一高考之后進行,防止出現考試次數過多、時間安排不合理、加重學生負擔等問題。
三是強化普通高中基礎條件保障。國家連續實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計劃和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項目,中央財政累計投入711.86億元,帶動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學校建設投入,顯著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十年來,普通高中校舍資源快速增加,2021年全國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積達6.4億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億平方米,增長52.38%。大班額比例大幅下降,全國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額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個百分點。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全面建立,2019年,國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1000元的撥款標準,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區、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均已達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學校正常運轉。教師補充力度持續加大,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總數大幅增加,由159.5萬人增加到202.83萬人,增長27.17%,生師比由2012年15.47:1優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緩解了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選課走班面臨的師資緊張問題。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圍繞深化高考綜合改革重點任務,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大力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深化辦學質量評價改革,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整體提升我國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為到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