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尋·展古村落”項目匯報展暨項目實踐基地(沙溪圣獅)揭牌儀式順利
時間:2024-05-17 作者:高考在線 點擊:次
5月15日,2024年中山市沙溪鎮非遺旅游文化周啟動儀式暨“沙溪四月八”民間藝術巡游活動在沙溪鎮圣獅文化廣場舉行,由中山市“博愛100”公益創投組委會指導,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和沙溪圣獅村民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鳳起獅鄉——‘尋·展古村落’項目匯報展”在圣獅村國家糧倉舊址同步開幕。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希、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黃健敏、沙溪鎮黨委副書記王瑾等領導、嘉賓為“尋·展古村落”項目與圣獅村共建實踐基地揭牌。
2024年中山市沙溪鎮非遺旅游文化周暨“沙溪四月八”民間藝術巡游活動是沙溪鎮以文旅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鎮村全面振興助力“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我校藝術設計學院“尋·展古村落”項目團隊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師生為活動傾力打造了“沙溪鎮非遺項目活化”“中山市歷史村落及僑房環境更新與活化方案”“鄉村公共藝術裝置作品”“手作互動體驗”“絲網印刷作品”以及“本土特色文創產品”,以實景展覽、面對面講解、動手演示的形式讓廣大群眾深度賞析、體驗和參與非遺藝術與文創活動,為沙溪鎮非遺旅游文化周增添亮麗一筆,為推進“百千萬工程”注入高校力量。
“沙溪鎮非遺項目活化”展區主要展出的是我校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創作的木制玩具,同學們將傳統文化符號中的“鳳”與“鶴”巧妙融進現代產品設計中,使普通玩具自帶濃濃國風萌趣,成為可把玩可欣賞的獨特藝術品。
“中山市歷史村落及僑房環境更新與活化方案”展區主要展出了孫中山故居、楊殷故居建筑群實體模型及為圣獅創意園(國家糧倉舊址)所做的舊建筑改造更新設計方案。一梁一柱展示了師生獨特的設計理念和藝術視角。舊建筑改造更新方案延續了原建筑固有的傳統性,又煥發了它藝術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兼備的新的生命力,詮釋著“更新”和“活化”的意義和內涵。
(圣獅創意園(國家糧倉舊址)舊建筑改造更新設計方案局部)
“鄉村公共藝術裝置作品”展區主要展出了“稻野藝境”藝術裝置,作品將稻米文化、農人體驗、二十四節氣等傳統元素與當代藝術互融,結合視覺、聽覺、觸覺等五感體驗,使觀眾在作品欣賞的同時感受到人與稻田、人與自然融合的豐富內涵。
在“手作互動體驗”展區,同學們精心設計了多個鄉土文化特色原創圖案印制模板,參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圖案參與木板拓印、熱轉印、火漆印、套色印章等活動,親身體驗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
在“絲網印刷作品”展區,映入眼簾的是彩色的中空布幔,布幔上是與中山非遺文化、市井文化相關的創意圖形,它們與展廳中的文化衫、環保袋、扇子等產品一起,都是我校藝術設計學院印刷工藝課程的作品。一位市民對印有沙溪獅子獨特圖案的文化衫愛不釋手,一口氣買下了好幾件,“這是我送給外省客戶的最好禮物!”
在“本土特色文創產品”展區,師生設計生產的印有圣獅村傳統建筑的冰箱貼、利用熱轉印技術制作的木制手機支架、印有原創IP形象的鑰匙扣等文創產品獨具特色,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購買。
據了解,“尋·展古村落”項目團隊自2014年成立至今,曾先后獲得2014年—2024年中山市“博愛100”公益創投活動市級優勝項目;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優秀案例二等獎等榮譽。2023年,該團隊被選為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優秀示范項目,并與“珠三角最美生態鄉村”——沙溪鎮圣獅村達成結對共建協議,對圣獅村的多個省、市級非遺項目進行活化傳承及藝術再造,今年已經是該團隊第二年在圣獅村舉辦“鳳起獅鄉——‘尋·展古村落’項目匯報展”。
初審(一審):李朝暉
復審(二審):劉溫馨 賀金龍
終審(三審):譚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