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地域到底咋選?
時間:2019-06-28 作者:gkzxw 點擊:次
學什么專業,上什么大學,到什么城市這三方面有N多種選擇。報志愿時,專業、學校、地域應該如何排列組合?特別是當三者不可兼得時,應該如何取舍?哪個優先?這既是報志愿的重點,也是報志愿的難點。
院校專業難兩全,雞頭鳳尾怎么選?
有統計顯示,有不少的學生在上了大學后才發現自己并不喜歡或不適合這個專業。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志愿的選擇也隨之到了最后的精選確認環節。報志愿就像找對象,專業與大學好比是小伙及其家庭,兩全其美最難得,美中不足是常態,糾結中怎樣抉擇?
大學很重要
其實,大學就如一鍋湯,但是,不同的大學“味道”可是大不一樣。只要在這里熬煮四年,這“味道”無論自己喜歡不喜歡,無論社會歡迎不歡迎,都會伴隨你的一生。不管高考分數是高是低,現在,你可以報考的院校都多到數以百計,此時選擇大學的主動權還在考生和家長的手里,千萬要珍惜。如果等到被錄取后,真的別無選擇了。
特別是所選的那幾個專業,是否代表了這所學校的名氣和霸氣?具體開什么課程,是孩子喜歡的嗎?同一大類專業里,該校的小方向是什么?(非常重要),本科就業率,就業去向,考研率、出國率如何等等,把這些事關孩子未來的重要信息,都要作為重點研究對象,抓緊吧!
專業很重要
專業意味著一種資質,即從事某一特殊行業所必須具備的資格。只有具備了這個資質,取得了相應的資格證書才能從事這個行業。也就是沒有認真學過這個專業的人,根本干不了,也不能干這個專業的工作。
大學所學專業對將來孩子所從事職業的重要性還需具體分析。你可知道:專業無所謂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適合才是硬道理。什么才是適合的專業?通俗地講:一是自己想干的,即所喜歡的,能夠樂在其中,樂此不疲,不給錢也愿意干的。二是自己會干的,即所擅長的,也就是花同樣的時間你總是比別人干得好,或者你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干得和別人一樣好的。三是能干的,即能勝任的,經過努力也能干得了的,顯然這已經是底線了。
雖說專業不等于職業,但是專業與職業密切相關,只是關聯的緊密度有所差別。專業性越強的職業,專業與職業的關聯度越高,特別是理工科。
大學與專業,哪個更重要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選用標準除了學歷門檻外,招聘基本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專業+學校+綜合素質,即專業優先(一看專業,二看學校、素質)。顯然那些專業性越強的職業,特別是理工科類更是如此。
二是:學校+專業+綜合素質,即學校優先(一看學校,二看專業、素質)。那些專業性不特別強,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職業,如公務員,事業單位等便是如此。
三是:綜合素質+學校+專業,即素質優先(一看素質,二看學校、專業)。很多企業的綜合性較強的崗位都是如此,這叫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報志愿就像找對象,專業好比是個小伙,大學好比是他的家庭,當然,兩全其美才是最佳的選擇,但是,美中不足怎么辦?小伙優先,還是家庭優先呢?請先確定你的“選美”標準。
有的人是只要能嫁入豪門,但要知道,龍生九子各不同,五根手指并不一般長的。
有的人是只要白馬王子,管他什么出身。但要知道,家庭背景,即大學這個平臺還是不可小覷的。
有的人,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理由:雞頭畢竟是頭,鳳尾畢竟是尾!
有的人,寧做鳳尾,不做雞頭,理由:鳳尾畢竟是鳳,雞頭畢竟是雞!
雞頭鳳尾,并沒有對錯好壞之分,這屬于個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你平時是哪種類型的人,喜歡做雞頭還是鳳尾,這對你考大學報志愿時在專業和學校的選擇上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溫馨提示:大學將影響考生發展的廣度,而專業將影響考生發展的深度。怎樣在大學與專業之間平衡,做出最佳的選擇,不僅是對考生,也是對家長的考驗。
專業學校和地域,不可兼得咋取舍?
職業優先原則
l 適合職業理想明確的考生
此原則最適合那些職業理想非常明確的考生。例如就是想當老師、或醫生、或會計……等等,那么報志愿就應該從這一職業出發。
例如孩子的職業理想是中學英語老師,那么:
第一步,找出與這個職業直接對口的專業,即英語專業。
第二步,找出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學校太多怎么取舍?
一是用分數取舍,即重點關注自己分數有可能達到的院校,包括可上可下的大學,除此之外,與分數不匹配的更高或更低的學校就可以不予考慮了。
二是分類取舍,例如,開設英語專業的學校很多,類別有師范大學、外國語大學、綜合性大學等,按照哪類大學畢業后更容易當上老師進行排序取舍。
如果考分足夠高,直接報考提前錄取批次的六所部屬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具體見各招生大學的免費師范生招生簡章及各省與考生簽訂的具體協議)。
或者,分數能上“雙一流”名牌大學的話,那么,就選你最喜歡的大學,報考與中學課程相關的專業,再努力考過教師資格證書,提高做教師的綜合素質,畢業后也可以通過應聘的渠道當老師。
如果分數一般,只能上一本的省屬大學,甚至是二本的學校,建議報師范類,這樣,離教師這個行業會更近些。
第三步,找出孩子所喜歡的未來就業或讀書的城市。
第四步,通過優選,進行排列組合。職業——專業——學校——地域;或者職業——專業——地域——學校。最后,按照高考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學校的順序和每個學校第二、三、四等其他專業的順序填表即可。
l 不適合職業理想不明確的考生
其實大多數考生,還沒有明確的職業“臉譜”,那就先選擇合適的專業吧。
專業優先原則
此原則最適合三類考生。
l 專業特長明顯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歡數學、或物理、或外語、或經濟……等等。那么報志愿時就要從這些學科相關的專業出發,在分數有可能達到的范圍內,進行排列組合。如:專業——學校——地域——職業,再根據孩子其他方面的個人喜好,進行優選,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學校的順序和專業的順序即可。
l 高考分數較低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分數只是能考取一般應用型大學,特別是民辦學院或者高職專科,那么專業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也就是說,當你畢業后求職找工作時,靠的就是這專業的一技之長了。
l 按專業平行投檔的省
也就是新一輪考試改革實行按專業平行投檔的省的考生。例如先行試點的浙江省,2017年開始,高考錄取不分批次,“專業+學校”平行志愿,按專業平行投檔。其實,這就是“專業優先”,這一高考錄取方式是一項重大改革,因為在此之前的錄取一律是按學校順序(或平行)投檔的,也就是“學校優先”。
3.學校優先原則
此原則最適合那些專業特長不明顯,什么專業都好,或什么專業都不太好的考生,其實,這樣的學生是大多數。
l 成績優秀,沒有弱科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成績優秀,能上名牌大學的話,那么報志愿時就要遵循學校優先原則。因為,社會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經常會對畢業學校有一個要求,即便不公開提出,也會暗中立下這個規矩。
總之,本科是你的第一出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需要倍加重視。當學校與專業不可兼得時,如果能上名校,專業可不必太糾結。請認真思考以下這三個問題,之后你就會明白。
第一,學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嗎?
第二,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
第三,你確定你喜歡學什么、干什么了嗎?
這一切,上大學和工作后都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l 成績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這樣的考生,什么學科成績都不突出,沒有最強的,也沒有最差的。往往什么專業都可以,那就把學校放在首位吧。
地域優先原則
如果你在職業、專業、學校等方面都沒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優先吧。
在哪里上大學真的很重要!無論是文化底蘊,經濟活力、政治視野、同學人脈、還是就業機會,大學四年絕對會影響你的一生。
難怪莘莘學子對自己理想大學的所在地都有驚人相似的排序,首先是北、上、廣、深等國際大都市;其次是直轄市、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以及非省會的如廈門、青島等國內中心城市,還有西北、西南、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三是不發達的地區的省會城市及沿海地區的非省會城市;最后才是不發達地區的非省會中心城市。每個考生對大學所在地都要認真對待,綜合考量。
溫馨提示:報志愿,專業、學校和地域三者都能兼顧、都能滿意的考生實在是幸運的,但畢竟是少數人。對于大多數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時滿足的,究竟該怎樣取舍呢?當然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參考上述四個“優先原則”進行排序組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