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堂/又弹又肥的一线天馒头/羞羞网站在线观看/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

高考在線

歡迎報考北京交通大學

基本信息

  • 院校所在地:北京
  • 主管部門:教育部
  • 行政主管部門:教育部????
  • 院校類型:工科
  • 學歷層次:本科
  • 學校官網:http://www.njtu.edu.cn
  • 電話號碼:010-51688441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上園村3號
  • 錄取分數線:
  • 點擊報考

學校概況

京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鐵路總公司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高校。學校牽頭的“2011計劃”“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家首批14個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之一。2017年,學校正式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將圍繞優勢特色學科,重點建設“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學科領域。

  北京交通大學作為交通大學的三個源頭之一,歷史淵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創辦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是中國近代鐵路管理、電信教育的發祥地。1917年改組為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1921年與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合并組建交通大學。1923年交通大學改組后,北京分校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1950年學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學,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任校長。1952年,北方交通大學撤銷,京唐兩院獨立,學校改稱北京鐵道學院。1970年恢復“北方交通大學”校名。2000年與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由鐵道部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3年恢復使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學校曾培養出中國第一個無線電臺創建人劉瀚、中國第一臺大馬力蒸汽機設計者應尚才、中國第一本鐵路運輸專著作者金士宣、中國鐵路運輸經濟學科的開創者許靖、中國最早的四大會計師之一楊汝梅,以及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鄭振鐸等一大批蜚聲中外的杰出人才。“東京審判”擔任首席檢察官的向哲浚,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人口學家馬寅初等都曾在學校任教。

  2017年,中國共產黨北京交通大學第十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明確了學校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共北京交通大學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寧濱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3項主持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學校優勢特色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取得可喜成績,系統科學連續第四次蟬聯全國第一,系統科學、交通運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等5個學科被評為A類,另有7個學科進入前20%。學校在最具影響力的四大世界大學排行榜均實現榜上有名,首次進入THE世界大學排行榜和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行。學科國際排名穩步提升。3個學科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排名前1.5‰。10個學科入圍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行500強,其中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中國排名第1、世界排名第2,通信工程學科中國排名第10、世界排名第38。計算機科學、物理學、材料科學等3個學科以及工學領域入圍U.S. 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其中工學領域排名97、大陸排名17。電氣與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機械、航空與制造工程,數學,物理學與天文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等6個學科入圍2018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學校始終瞄準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依托信息、管理和交通科學與技術等優勢特色學科,通過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專業服務,全面參與了鐵路大提速、青藏鐵路建設、大秦鐵路重載運輸、高速鐵路建設和城市軌道交通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等中國軌道交通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為服務國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業以及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支撐和引領國家、行業和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學校正在全面推進實施學校“十三五”規劃和《綜合改革方案》各項任務,堅持“三步走”戰略,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建設成為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

  學校在被稱為“學府勝地”的北京市海淀區建有東西兩個校區,總面積近1000畝,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東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區正式投入使用。學校各校區均具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施,校園環境優美。

  歷經雙甲子發展,學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學科為優勢,以交通科學與技術為特色,工、管、經、理、文、法、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完備的學科培養體系。學校設有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理學院、語言與傳播學院、軟件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法學院、國家保密學院等14個學院;設有研究生院以及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與企業合作在河北省黃驊市創辦獨立學院——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學校有交通運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橋梁與隧道工程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包括一級學科所涵蓋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達到8個;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5個;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3個,有工程博士、MBA、工程碩士、會計碩士、法律碩士等14類專業學位。

  學校把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提高辦學實力的關鍵,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校在職教職工2980人,其中專任教師1868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1311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1772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8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0人,在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和青年學者1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4人。

  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素質教育成績斐然,向國家輸送了大量人才。學校1997年、2006年參加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均獲得優秀。學校有在校本科生14620人,博士研究生2913人,碩士研究生8036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888人,在職專業學位研究生4709人,成人學生7255人,外國留學生總計1865人。近三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北京市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27項、二等獎29項。近5年,學校新增1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0名北京市教學名師、2名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學校擁有1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1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3個專業通過國家土建類專業評估。學校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7個;建有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學校獲評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獲評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9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獲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34種42冊;獲評“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50強”“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通過設立理科試驗班(思源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試點班(知行班)、本碩(博)連讀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國際班等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學校生源質量和培養水平逐年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本科生深造率達55%,學校獲評教育部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北京市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生藝術團在全國和首都歷次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曾獲全國第一、二、三、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器樂組一等獎和多項北京市一等獎,并多次赴海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學校學生藝術團排演的大學生版《長征組歌》在人民大會堂和國安劇院演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原創話劇《茅以升》成功入選“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在校內外演出多場,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高水平運動隊在國家級及以上各類比賽中獲得冠軍127項(次),其中羽毛球隊在世界大學生羽毛球比賽等國內外重大賽事中獲得冠軍87項。

  學校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學校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59個,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6個(其中5個參與),國家能源研發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牽頭)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4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9個,北京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個,首批首都高端智庫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4個,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2個,其他省部級科研平臺8個。近5年,學校承擔了“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有關部委的各類科研課題1萬余項,科研經費38億元。發表SCIE檢索論文4246篇、EI檢索論文6780篇、ISTP檢索論文2420篇。申請專利2385項,獲授權專利1343項。創立學術交流品牌“中國交通高層論壇”“交大大講堂”,主辦和承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50余場。獲得國家級獎勵1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4項,其中主持完成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主持完成的4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12.8億元;圖書館紙本藏書、電子圖書、網絡資源等總量約1007萬冊,建有交通運輸特色數據庫。

  學校把加強合作交流作為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國內外影響力不斷提升。與美、英、德、法等45個國家的235所大學及著名跨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比利時魯汶、美國休斯頓和巴西坎皮納斯辦有孔子學院,積極傳播中國文化。2017年,學校正式加入國際鐵路合作組織(OSJD),提升了學校在國際鐵路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加入中國-中東歐高校聯合會,為學校拓展與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礎。主辦“一帶一路”軌道交通教育培訓校企合作對話暨中國—東盟軌道交通教育培訓聯盟年會。與俄羅斯交通大學簽署聯合舉辦詹天佑學院的合作協議;與印尼萬隆理工學院簽署共建中印尼高鐵研究中心合作協議。每兩年舉辦“國際文化節”,促進中外學術文化交流。學校有國家級示范學院1個,“111基地”5個,“111基地”培育項目1個,“一帶一路”教科文衛引智項目1個;累計有17位專家入選高端外國專家項目,4位專家入選“外專千人計劃”(3名長期、1名短期);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6個、涉外辦學機構2個,開展本科、研究生層次學位教育,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充分發揮校友會、基金會、董事會的作用,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海內外成立地方校友會49個,吸納董事單位83家,與交通、物流、信息、能源等行業企業及地方政府等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領域開展長期、廣泛的合作。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如今,有著121年輝煌歷史的北京交通大學,秉承“知行”校訓,肩負新的使命,正以更加開拓進取的精神向著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

招生資訊

北京交通大學2020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落實國家關于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學生工作以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大部署,根據《關于做好2020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結合我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2020年繼續開展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工作。 

一、招生對象

考生應為來自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政治思想品德合格、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志存高遠、勤奮好學、成績優良、吃苦耐勞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以有關省(區、市)公布為準。

考生須同時具備下列基本條件:(1)符合2020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考生的戶籍、學籍資格審核由生源省負責。

二、招生計劃及專業

擬預留不少于本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84人,具體以教育部下達為準)用于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其中新疆為漢語言計劃。

招生專業如下,各專業招生計劃一般不超過25人。高考綜合改革省區選考科目要求以考試院公布為準。

 

科類

招生專業名稱

包含專業

專業分組

理工

電子信息類(通信與控制)

通信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智能裝備與系統

專業組1

理工

計算機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鐵路信息技術)、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保密技術、人工智能

理工

交通運輸類

交通工程、物流工程、電子商務、交通運輸(鐵道運輸)、交通運輸(城市軌道交通)、交通運輸(智能運輸工程)、交通運輸(高速鐵路客運組織與服務)、交通運輸(民航運輸)

理工

土木類

土木工程、鐵道工程、環境工程

專業組2

理工

機械類(智能制造與智能裝備)

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

理工

電氣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軌道牽引電氣化)

 

三、報名程序

考生必須通過網上報名系統進行報名。所有申請材料須通過報名系統上傳,我校不接收紙質報名材料,請勿郵寄。

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請于2020年5月11日至5月25日登錄“高校專項計劃報名系統”(網址:https://gaokao.chsi.com.cn/gxzxbm/),根據報名系統的要求進行網上注冊,填寫個人信息,填報專業志愿,上傳報名材料,完成網上報名。

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須從專業組1和專業組2中各選擇一個專業進行填報,或從專業組2中選擇兩個專業進行填報。

上傳的報名材料務必確保真實、詳盡、準確并清晰可辨。未按要求完成報名或報名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有缺失、內容填寫不完整、報名材料不清晰難以辨認,均視為報名無效,不予參加評審。上傳的報名材料有:

(1)北京交通大學高校專項計劃申請表(網報成功后通過系統打印,表中所含各項信息均須完整填寫,經中學負責人簽字確認并加蓋中學公章。對就讀中學發生變動的學生,高中階段成績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會考)需同時加蓋原就讀中學教務部門公章。提交的材料必須經中學審核和校長簽字,并在中學網站和班級詳盡公示。往屆生還須提供上年度高考成績證明。請勿上傳論文、專利材料);

(2)身份證信息(二代身份證正反面);

(3)戶籍信息(考生及其父母親三方的戶口本首頁、戶主頁、本人頁,若三方不在同一戶籍,需分別提供);

(4)個人陳述(需包含兩部分內容:1、用1000字左右描述個人特質,包括興趣特長、價值觀、成長經歷、學習能力及學業表現、人生目標及發展規劃、個人家庭及經濟狀況等情況。2、用500字左右描述選擇北京交通大學及選擇第一專業志愿的理由,請寫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要照抄網上搜索內容)。

 

四、選拔及錄取

(一)我校將組織專家評審組對考生網上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審核材料中所體現的基本情況以及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誠實守信、學業成績及表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能力素質、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等方面情況,對考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核。審核結果于6月底公布。

(二)考生無需來校參加考核。我校根據其綜合審核結論以及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資格審核結果,結合各省區考生報名情況,擇優確定入選名單及專業,每個考生認定2個專業。認定結果和報考要求及說明均將在“高校專項計劃報名系統”中發布,請考生于6月底以后登錄報名系統并務必仔細閱讀。選拔認定結果不寄送書面通知。入選考生名單將在學校招生資訊網和陽光高考平臺公示。

(三)根據各省入選考生情況等因素確定分省預留計劃,并在學校招生資訊網公布。錄取時將根據入選考生的報考情況及生源質量對招生計劃在省份間進行適當調整。

(四)入選考生應按照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有關規定和我校要求填報志愿,否則視為自愿放棄。我校要求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須填報我校認定專業,若未填報認定專業,則報考無效,視為考生放棄認定資格。對有2個認定專業但只填報了1個認定專業的,未填報專業視為第二專業志愿。對無法填報專業志愿的省,考生應在提交本省高考志愿的同時向我校提交書面專業志愿表。

(五)對公示無異議并按照要求填報我校志愿的考生,我校將按照公布的分省預留計劃,結合招生章程的有關規定及最低分數要求,根據考生的投檔成績由高到低依次擇優錄取和安排專業,直至完成預留計劃。最低分數要求如下:

1、考生的高考投檔成績(含政策加分,以下同)須達到我校在當地普通專業統招同科類模擬投檔測算線(不含中外合作辦學等特殊類型,以下簡稱“模擬投檔測算線”)下40分及以內(江蘇為20分及以內,同時選考科目等級要求AB+),且不低于當地同科類本科一批控制分數線(合并本科批次的省,本科一批控制分數線為當地劃定的特殊類型錄取控制分數線)。

專業組1中的所有專業除滿足上述要求外,還要求考生投檔成績不低于同科類模擬投檔測算線下20分(江蘇為線下10分)。

模擬投檔測算線由當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該省份最終確定的投檔比例測算生成,或為當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確定的模擬測算參考線。

2、對高考綜合改革省區的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須達到當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確定的相應類型最低錄取控制參考線上一定分值,浙江分值為10分,山東、海南分值為50分。專業組1中的所有專業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同時還要求考生投檔成績不低于相應專業(海南為專業所在專業組)分數線下20分。

(六)對投檔成績在當地同科類模擬投檔測算線下20分(江蘇為線下10分,浙江、山東為相應專業分數線下20分,海南為專業所在專業組分數線下20分)及以內的考生,我校將滿足其填報的第一專業志愿(僅限認定專業)。

(七)各專業體檢標準參照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其他未盡事宜以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和我校招生章程為準。

 

五、監督機制

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工作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學校紀委監察處進行監督,接受考生申訴郵箱:jwss@bjtu.edu.cn

考生和中學應如實報送或推薦相關材料。對有偽造、變造、篡改、假冒戶籍學籍等虛假個人信息和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均認定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取消其高校專項計劃的報名和認定資格;已取得學籍者將取消學籍,同時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1-3年的處理,對中學有關負責人予以責任追究。空缺名額概不遞補。

學校將對錄取后的高校專項考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取消不符合實施區域、學籍、戶籍等要求考生的入學資格。

六、咨詢方式

咨詢電話:010-51688441

傳真:010-51688421

招生資訊網:https://zsw.bjtu.edu.cn/

七、本簡章經我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由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0年5月

校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