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院校所在地:北京
- 主管部門:教育部
- 行政主管部門:教育部????
- 院校類型:綜合
- 學歷層次:本科
- 學校官網:http://rdzs.ruc.edu.cn/
- 電話號碼:400-0123-517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
- 錄取分數線:
- 點擊報考
歡迎報考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后擔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靳諾教授,校長為劉偉教授。
建校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形成了“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的高地三大辦學特色,被譽為“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學校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中國人民大學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繼續教育為輔助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學科發展體系。學校是我國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現有33個學院,另設有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深圳研究院等。學校設有學士學位專業82個,碩士學位學科點191個,博士學位學科點136個。學校擁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2個,博士后流動站21個。
學校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擁有5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擁有13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5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擁有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在連續十五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中國人民大學獲選29篇,占全國已入選人文社科優秀博士論文總數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學位評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獲評A類學科總數為14個,其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政治學、哲學獲評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獲評A-,A+學科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
截至2020年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895人,其中教授701人,副教授778人。學校有全國高等教育領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衛興華教授和高銘暄教授;有19名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有14名教授受聘為第二屆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有65位專家入選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或主要成員,人數居全國高校首位;先后有490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有“萬人計劃”入選者2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2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工程”入選者2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2人;有6人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5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0人榮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19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中國人民大學名師輩出,俊彥云集,已故名家大師吳玉章、成仿吾、范文瀾、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華、尚鉞、吳景超、李景漢、龐景仁、石峻、繆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風、許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劉錚、查瑞傳、苗力田、吳大琨、蕭前、林文益、閻達五、閻金鍔、方生、高鴻業、鐘契夫、吳寶康、彭明、彥奇、曾憲義、宋濤、薩師煊、王傳綸、李文海、許崇德、劉佩弦、周誠、王思治、方立天、鄭杭生、夏甄陶、周升業、羅國杰、藍鴻文、甘惜分、黃順基、莊福齡、孫國華、李占祥、高放、衛興華等為學校的學科發展、學術繁榮和人才培養作出了奠基性、開創性的貢獻。老一輩著名學者黃達、戴逸、胡鈞、陳共、嚴瑞珍、高銘暄、王作富、許征帆、何沁、方漢奇、趙履寬、鄔滄萍、陳先達、張立文、鐘宇人、吳易風、胡乃武、周新城、趙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輟,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2020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7691人,其中本科生11375人,碩士生10659人,博士生4341人,留學生1316人。留學生人數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茅。學校以“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為人才培養目標,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全國高校數量多、門類全、綜合水平高的優勢,積極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理論型、管理型優秀人才,培養“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從陜北公學至今,學校共培養了近30萬名高水平的優秀建設者和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的領袖人才,其中既有許多成就卓著的專家學者,又有許多聞名遐邇的企業家,政績斐然的黨政軍高級領導干部,以及卓有建樹的新聞、法律、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工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始終注重發揮人文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作用,在不斷發展學術、繁榮學術的同時,積極發揮“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黨的十六大以來,學校已有許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黃衛平、史際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楊鳳城、郭湛等教授11次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作報告;自許崇德教授為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法制講座作報告以來,學校已有高銘暄、龍翼飛、郭壽康、王利明、林嘉、劉春田、朱信凱、吳曉球等教授10次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專題講座,分別都是參加學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師為中央領導和中央國家機關提供決策咨詢。學校先后承擔或參與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奧運會總體影響評估(OGGI)”“冷中子非彈性散射譜儀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項目。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等各級各類項目1.8萬余項,共獲得經費34.39億余元,其中國家社會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居全國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前列。學校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持續增長,2004至2019年,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我校論文數量連續16年保持全國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學校共有31部學術專著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截至2020年1月,先后同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密歇根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國索邦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等57個國家和地區的272所高校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與港澳臺地區25所高校(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截至2020年1月,作為中方合作伙伴,學校共參與了海外10所孔子學院的建設,其中歐洲6家,美洲2家,非洲和亞洲各1家。學校自2009年始,每年舉辦暑期學校(國際小學期)。學校還引進、翻譯出版了大量適應我國改革開放需要的教科書和學術著作,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項目,主辦或承辦了包括世界漢學大會在內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授予哥斯達黎加總統索利斯,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世界知識產權總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哈桑尼、羅伯特•蒙代爾,阿根廷前總統德拉魯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羅德里格斯等14位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稱號,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爾•斯賓思、約翰•納什、澤爾騰、托馬斯•謝林,聯合國經濟政策特別顧問、著名經濟學家賈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臺灣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塞浦路斯總統尼科斯·阿納斯塔西亞迪斯,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齊赫文斯基,吉爾吉斯斯坦外長阿布德爾達耶夫,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榮休教授約翰•鄧恩等68位知名人士為名譽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圖書出版中心。學校圖書館收藏紙質圖書434.1余萬冊,電子圖書452.28萬冊,并設有“教育部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新中國最早從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搜集、整理、編輯、發布的信息資料提供機構,公開出版發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148種期刊和六大系列數據庫產品,編輯的年度報刊資料索引是中國四大文獻檢索索引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是我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北京市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首都勞動獎狀”、“北京市教育創新先進單位”、“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北京高校“十佳美麗校園”、“首都城市環境建設樣板單位”、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平安校園示范校”、“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獎特等獎”、“首都城市環境建設樣板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全體師生員工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人民大學建校80周年賀信精神,圍繞學校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總體目標和“雙一流”建設的核心任務,始終不忘“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不忘“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責任擔當,不忘培養“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的光榮使命,不忘“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政治追求,不忘“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全面推進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思想庫建設、國際影響力提升、大學形象建設和美麗校園建設“五大戰略”,為把學校早日建成“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2020年5月更新)
已經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順利進行,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教育部有關規定和《中國人民大學章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我校全稱為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注冊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郵編100872。
第三條我校中法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由我校與法國索邦大學、保羅—瓦萊里大學、KEDGE商學院共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隸屬于我校的非獨立法人辦學單位,按照單獨學校代碼(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招生,辦學地點在我校蘇州校區,地址為江蘇省蘇州市仁愛路158號,郵編215123。
第四條我校憑借鮮明獨特的專業優勢、雄厚的教學科研實力,培養包括普通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人教育本專科生及各層次的國際學生等在內的各類人才。校本部和中法學院培養的本科生,畢業時所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均為中國人民大學,證書種類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畢業證書。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我校本科生招生工作組織機構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招生就業處三級機構組成。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是最高決策機構,統一領導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是咨詢機構,負責為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提供決策咨詢和指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本科生招生工作,下設本科生招生工作小組;招生就業處是執行機構。
第六條招生就業處的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執行教育部有關本科生招生工作的相關規定和有關省級招委會的補充規定或實施細則,銜接教育部本科生招生主管部門。負責執行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決議;
(二)向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匯報本科生招生工作進展,向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委員通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事項;
(三)起草本科生招生重大事項初步解決方案,收集、統計本科生招生重大事項決策所需信息;
(四)根據國家核準的年度招生規模及有關規定、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的原則,編制并報送學校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
(五)起草、報批和公布本科招生章程;
(六)組織開展招生咨詢宣傳工作,根據需要組建赴各省(區、市)招生組;
(七)受權組織特殊類型招生考試工作,依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對違規考生進行認定、處理,并將違規事實報生源所在省級招辦;
(八)組織實施本科生錄取工作,負責協調和處理本校錄取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九)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開相應職責;
(十)配合學校完成新生復查工作;
(十一)支持有關招生管理部門完成本科生招生方面的其他工作。
第七條本科生招生工作實行上級主管部門、內部和第三方多重監督機制,在教育部、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和本科生招生社會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開展工作。
第三章招生計劃
第八條按照教育部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編制工作要求,我校分省分專業計劃根據各省(區、市)考生數量和生源質量、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趨勢、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去向、考生對我校各專業的認可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制定。
第九條我校本科生招生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含各專業選考科目和報考要求),由各省級招辦向社會發布。
第十條我校根據在各省(區、市)的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原則上不超過120%,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原則上不超過105%。
第十一條我校預留少量計劃,用于均衡各省(區、市)生源質量。預留計劃不超過招生計劃總數的1%。
第十二條預留計劃使用時,堅持質量優先、公開透明的原則,主要投放到報考我校優質生源集中的省(區、市)。
第四章招生類型及錄取規則
第十三條我校普通本科層次的招生包括普通本科生和各種特殊類型招生。特殊類型招生包括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圓夢計劃)、保送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類、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協作計劃(民考漢)、港澳臺僑生等。其中,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類(音樂表演)、港澳臺免試生需根據招生簡章要求,參加我校組織的校考測試;高校專項計劃(圓夢計劃)需根據招生簡章要求,提交報名材料。
第十四條我校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本年度《關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全面貫徹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綜合衡量考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素質,擇優選拔人才。
第十五條投檔時,對教育部和各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全國性政策性加分,我校認可考生其中最高一項加分,且最高不超過20分。除特殊類型招生外,我校不認可任何降分投檔政策。
第十六條對于符合我校錄取標準的考生,我校按照投檔成績排隊順序進行錄退。浙江省、上海市投檔考生須滿足我校選考科目要求。投檔成績相同時,按各省(區、市)確定的同分排序細則進行錄退;同分排序后仍完全相同的,我校將使用預留計劃追加錄取。
第十七條確定錄取專業時,不設置分數級差。考生分科類(或選考科目)按投檔成績排隊,從高分到低分按照各專業招生計劃錄取。投檔成績相同時,按各省(區、市)確定的同分排序細則錄取。
第十八條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的考生,如果服從專業調劑,將調劑到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第十九條我校在江蘇省調檔時,各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A+、A,自主招生為2B+,高校專項計劃(圓夢計劃)、高水平藝術團招生要求為2B。高水平運動隊和藝術類招生的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按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錄取專業時,我校認可江蘇省規定的文理科獎勵分,并實行分數優先的錄取規則,已投檔考生的選測科目等級不作為專業錄取依據。具體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本年度的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文件為準。
第二十一條我校在內蒙古自治區采取分數清的錄取規則。
第二十二條我校在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錄取時,在第一學校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二十三條我校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
第二十四條我校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專業只招收全國統一高考科目中外語為英語語種的考生;法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招收英語和法語語種的考生。
第二十五條報考外語類專業的考生,如所在省級招辦組織外語口試,考生須參加口試且成績合格。外語類保送生無此項要求。
第二十六條特殊類型招生錄取辦法,按照我校本年度相關類別招生簡章、資格生公示及教育部等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執行。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協作計劃(民考漢)的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協作計劃(民考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進行。
第二十七條新生入校后,我校統一組織實施新生復查。對于復查不合格的新生,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第五章其他
第二十八條學費標準:外語類專業每學年6000元,藝術類專業每學年10000元,中法學院專業為每學年60000元,其他專業均為每學年5000元。如果國家調整本年度本科生學費收費標準,我校將按照新規定收取學費。
第二十九條住宿費標準:根據住宿條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標準的住宿費用,一般為每學年650—1200元;中法學院學生住宿費在國內期間約為2200元/年,在法國期間按照法方高校標準執行。
第三十條 我校學生資助工作堅持“全方位關心、多元化資助、分層次實施、保重點對象”的工作思路,工作中助困與育人相結合,不斷創新豐富資助工作形式,拓展資助渠道,整合資助資源,確保資助標準和資助對象精準,為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全面保障。電子郵箱:zizhuban@ruc.edu.cn。
第三十一條陽光招生熱線:400-0123-517,紀檢監督舉報電話:010-82509918,陽光招生信息平臺網址:http://rdzs.ruc.edu.cn,電子信箱:zsb@ruc.edu.cn。各省(區、市)招生組聯系方式詳見陽光招生信息平臺。
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章程通過我校陽光招生信息平臺向社會發布,對于各種媒體節選公布的章程內容,如理解有誤,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為準。
第三十三條我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政策、規定如與本章程相沖突,以本章程為準,原政策、規定即時廢止;如遇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有關政策變化,以變化后的規定為準。
第三十四條本章程解釋權屬于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第三十五條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