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所建設高校、465個建設學科,在為期五年的首輪“雙一流”建設完成之際,如何評價建設成效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任務。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價辦法》)。
《評價辦法》確立了哪些評價原則?在“破五唯”方面有哪些舉措?如何進行成效評價和結果運用?對此,記者采訪了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和多位專家。
關注內涵,不唯排名和數量指標
“成效評價是對建設高校及其學科實現大學功能、內涵發展及特色發展的多元多維評價,其設計與大學排名、學科評估及績效評價等有顯著不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說。
因此,《評價辦法》明確,評價遵循四項原則。
一是一流目標,關注內涵建設。聚焦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研貢獻與機制創新,在具有可比性的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不唯排名、不唯數量指標。
二是需求導向,聚焦服務貢獻??疾旖ㄔO高校主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探索前沿科學問題和解決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尤其是基礎研究取得“從0到1”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的情況??疾炝⒆銉瀯輰W科主動融入和支撐區域及行業產業發展的情況。
三是分類評價,引導特色發展。探索建立院校分類評價體系,鼓勵不同類型高校圍繞特色提升質量和競爭力,在不同領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四是以評促建,注重持續提升。設立常態化建設監測體系,形成監測、改進與評價“三位一體”評價模式。
該負責人指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有其基本定位和特征,注重體系性,涵蓋“雙一流”建設五大建設任務和五大改革任務,考察期末建設達成度、發展度和第三方評價表現度;注重診斷性,強化診斷功能和以評促建;注重集成性,開展定量數據處理、定性評估、第三方評價結果比對等工作,把建設情況綜合呈現出來;注重發展性,需要不斷深化認識、總結經驗、調整完善。
“《評價辦法》給出了明確的信號: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注重內涵發展,爭創世界一流。”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瞿振元認為,評價導向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
“破五唯”貫穿評價各方面
梳理《評價辦法》可以發現,成效評價由大學整體建設評價和學科建設評價兩部分組成,均按“前置維度+核心維度+評價視角”方式布局考核內容。
其中,前置維度考察建設高校“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治理體系改革成效”,貫穿成效評價各個方面,反映學校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領導、黨建引領和保障“雙一流”建設、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和治理體系等方面的表現。
核心維度是“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五大建設任務和五大改革任務的集中綜合反映。大學整體建設評價,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師隊伍建設、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六個方面。學科建設評價,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師隊伍建設四個方面。
評價視角分為整體發展水平、成長提升程度、可持續發展能力三個方面,分別考察達成水平、建設周期內水平變化、發展潛力,重視對成長性、特色性發展的評價,引導高校和學科關注長遠發展。
“成效評價將‘破五唯’要求貫穿全方位、全過程和各方面,注重體現‘雙一流’建設本質要求。”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說。
具體來看,一是開展多元多維多主體評價。統籌自我評價、專家評價、第三方評價,按不同評價方面、不同學校和學科類型,以區間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現建設高校和學科的綜合評價結果,不計算總分、不發布排名。
二是突出質量、服務和貢獻。堅決摒棄數論文、數帽子的做法,避免簡單以條件、數量、排名變化作為評價指標。在人才培養評價中,突出學生代表作、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等結果。在師資隊伍建設評價中,重點考察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投入、社會服務貢獻等。
三是優化評價手段和方法。實行水平評價與效益考核相結合、日常動態監測與周期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議相結合,以動態監測積累的過程信息與數據為主要支撐,建設周期內盡量減少評價對學校的干擾。
四是積極探索新的評價方式。探索建設成效國際比較,適時開展分類評價,研究建立建設高校分類體系,完善分類評價辦法。
評價并非對“雙一流”是否建成的評判
“雙一流”建設強調動態調整,堅持滾動競爭、優勝劣汰、注重持續改進的價值取向,這也體現在評價結果的運用上。
綜合評價結果將作為下一輪建設范圍動態調整的主要依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綜合評價結果,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加大支持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減小支持力度。
“這有利于避免以往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身份固化和‘貼標簽’現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秉林說。
多位專家認為,“雙一流”需要靜心建設,久久為功,持續提高建設水平。
“‘雙一流’建設目標的達成,不是靠行政發文‘宣布’或學校自我‘宣稱’,也不取決于學生規模大小和學科布局結構是否綜合。”鐘秉林認為,關鍵是要激發學校內生動力,集中精力抓好內涵建設,讓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優勢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和辦學聲譽得到國際學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教育部對此也有明確態度。
該負責人特別說明:“無論是高校自評、專家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的結果,還是綜合評價的結果,都不是高?;驅W科建成一流與否的評判,要對‘雙一流’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有充分認識。”
該負責人表示,“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服務國家需求,堅持久久為功,把精力聚焦到人才培養上、放在建設項目上,踏踏實實開展建設,用服務貢獻的實績體現特色、增強實力、展現水平,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發揮應有的引領示范作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高考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高考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聯系方式于老師1850098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