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天堂/又弹又肥的一线天馒头/羞羞网站在线观看/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

歡迎您登錄,這里是高考在線!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堅持與選擇

時間:2022-02-16
分享到: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堅持與選擇

——專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

本報記者 劉琴 高眾

“雙一流”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對“雙一流”的戰略目標、戰略部署、戰略路徑進行了系統化深刻闡述。日前,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回望首輪“雙一流”建設,各地各建設高校各項工作平穩推進,成效明顯,為推動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我國高校正處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重要階段,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服務國家急需、堅持特色一流、保持戰略定力。圍繞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的路徑選擇這一重要問題,本報記者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進行了專訪。

堅持人才培養核心地位,服務人才強國戰略

記者: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在您看來,判斷“雙一流”建設成功與否的標準是什么?

杜玉波:教育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從根本上來說,檢驗“雙一流”建設的成效主要看培養出了什么樣的人才,看人才培養的質量。“雙一流”建設高校應該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在其中涌現出引領社會發展的學術大師、興業英才、治國良才,也就是為各行各業重要崗位培養出領軍領導人才、戰略科學家、總工程師、國家教學名師等大師級人才。

我們說,“雙一流”建設高校對于國家和社會的最大貢獻,不在于單純發表多少篇科研論文,也不在于直接拉動經濟增長的幾個百分點,而在于它培養的畢業生能夠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始終保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的報國情懷。

記者:具體來看,“雙一流”建設高校應如何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呢?

杜玉波:從世界高等教育實踐來看,各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按照本國的政治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也都是在培養高質量人才和服務本國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在人才培養的方向上,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中國大地,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天,沒有什么比培養接班人更重要,沒有什么比這個方面出問題更危險。

在人才培養的路徑上,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把知識傳授、素質提升、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我們教育學生,一是知識,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層次,這樣才是適合每個學生的高質量教育。

在辦好本科教育的力量上,更要持續加強。沒有高質量的本科,建設一流大學就缺乏根基,世界一流大學無不是以高水平的本科教育為主要標志。我們的校長要當學生的校長,我們的教授和最優秀的教師要給本科生上課,讓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真正成為大學的“底色”和“第一使命”。

記者: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個重要時間節點,提出了明確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目標。您認為“雙一流”建設高校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有何短板?面向未來,怎樣才能更好地服務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杜玉波: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戰略資源,是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重要支撐。“雙一流”建設高校當前的短板和未來發展的希望依然是人才問題,特別是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是學校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須堅持“引育并舉、以育為主,重點培養一批、大膽使用一批、及早儲備一批”的人才隊伍建設思路,及早謀劃,做好頂層設計。

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精準引才,面向海內外重點引進享有學術盛譽的戰略科學家和極具潛力的青年才俊,讓高端更尖端,讓青年更拔尖。堅持精心育才,從政策、資金、平臺等方面給予關心培養和特殊支持,使他們能夠安心、熱心、舒心地在學校工作。堅持精細用才,按需設崗,以崗聘人,放手培養,大膽使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讓他們在一線歷練成長。

在人才培養和集聚方面,要特別注意以學科為主體,學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引進什么樣的人才,不能單憑名聲和“帽子”來引進;以學院為主責,倡導“學院辦大學”,而不是“大學辦學院”,發揮學術委員會和教授的作用,傾聽和尊重他們的意見;以學校為主導,學校要管師德、管結構、管政策,創造條件、營造環境。既鼓勵“全能冠軍”,又支持“單項冠軍”,尤其要注重學科團隊建設,由“釣魚式個體”向“捕魚式團隊”轉型。

堅持學科建設特色發展,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記者:有學者指出,我國高等教育長期面臨著“千校一面”的弊病,“雙一流”建設正是對高校過度綜合化的重塑。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相關高校應如何布局學科建設?

杜玉波:學科體系的建設關系到學校發展的根基,在高水平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事實上,在世界一流大學中,沒有一所能夠覆蓋所有學科專業。學科建設不是張開巴掌拍下去,而是攥緊拳頭砸下去。針對學科專業盲目布點、重復設置和“多而散”的功利性現象,必須痛下決心建立預警機制,把就業狀況反饋到人才培養環節中,統籌好學科專業的存量升級、增量優化、余量消減工作。學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強,關鍵要建設好與自身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相匹配的學科群,壓縮“平原”,多建“高峰”。

“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堅持學科有選擇性發展,有所為有所不為,首先要把一流和特色學科做強,以此帶動、輻射和影響其他學科相互支撐、交叉融合、協同發展。具體來說,要把學校傳統的優勢學科做強,把國家戰略急需的學科做精,把新興交叉融合的學科做實,不斷強化學科高點,培育學科重點,扶持學科增長點。

進一步講,“特色+優勢+水平”才是真正的一流,才是持久的一流。“雙一流”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幾十年的積淀和努力,沒有堅實的基礎,短時間內想實現一個較高的目標,往往不現實。“雙一流”建設的一般規律,應該是穩中求進、進中求特、特中求優、優中求強、強變一流。說到底,“雙一流”建設重在內涵和質量,絕不僅僅是規模和數量上的比拼。一流大學未必都是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精而專、有特色的學校同樣可以辦成一流大學。

記者:除了要堅持學科建設特色發展,“雙一流”建設高校還應有哪些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考慮?

杜玉波: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清華大學時指出,要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這不僅是對清華大學的要求,更是對所有“雙一流”建設高校賦予的重要使命。“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強化同國家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的對接,匯聚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作出大貢獻,切實擔負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任,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要通過調整學科結構、搭建合作平臺、創新育人載體、建立協同機制,與國家發展布局同頻共振,與經濟帶、城市群、產業鏈的布局緊密結合,與國家主體功能區高度耦合,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從根本上講,綜合國力的競爭,是高科技產業的競爭,更是人才培養水平的競爭。從服務“四個面向”來看,“雙一流”建設高校要把落實國家標準作為學科建設的底線要求,把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學科設置、調整的前提條件,努力辦好前沿性、引領性學科專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加強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提升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當前制約我國發展的很多“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我們說,搞基礎研究“急不得”,要坐“冷板凳”;搞技術轉化“斷不得”,要做“長鏈條”。“雙一流”建設高校在這方面要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考慮。

堅持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著力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記者:“雙一流”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程,未來依然任重道遠。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哪些體制機制應一以貫之,哪些方面又該進一步改革創新呢?

杜玉波: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清華大學時強調,把深化改革作為強大動力,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大學發展的根本指引,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大學育人的獨特優勢,把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作為大學領導體制的核心堅守,把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作為大學治理的基本依托。對于這幾點,我們不用懷疑,不能動搖,要一以貫之落實好、執行好。

適應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多點發力,以攻堅克難激發辦學活力。一是深化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在教育目標上,要更加注重“導向”;在教學內容上,要更加注重“更新”;在教學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互動”;在教學管理上,要更加體現“靈活”。二要深化協同育人機制改革,進一步推動學校與社會力量的協同,把社會資源轉化為學校發展資源和育人資源,實現科教結合、產教融合。三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在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改革、教師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斷完善,努力培養一批敢闖會創的高素質人才。四要深化質量保障機制改革,著力構建約束激勵機制、經費投入機制以及教學水平長效提升機制。五要深化教育評價機制改革,樹立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價值導向,不要僅僅圍繞一些大學排行榜和指標體系轉,更不要只在這里面找“興奮點”,而看不到短板。

記者:您剛剛提到教育評價,眾所周知,建立衡量大學辦學水平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個難題。我們該如何科學地評價“雙一流”建設成效?怎樣看待“雙一流”建設中世界一流與中國特色之間的辯證統一?

杜玉波: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堅持綜合評價的原則,特別要強調破立結合,以立促破。2021年印發的《“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明確指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主動服務國家需求,克服“五唯”頑瘴痼疾。我們說的“破五唯”,破的是“唯”而不是“五”,“分數、升學、文憑、論文、帽子”不是完全不要,關鍵要從實際出發,不要作為唯一的指標,要凸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的實際貢獻,彰顯對國家和社會的價值追求。構建“雙一流”評價體系,要突出培養一流人才,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首要標準;產出一流成果,把對國家社會貢獻度和國內外公認度作為重要考量;發揮一流影響,把形成的重大影響力作為最高評價;辦好一流本科,把一流本科教育作為立校之基。要將評價內容聚焦到“四個能夠看到”:能夠看到培養一代又一代為國解難、為國分憂、為國盡責“國之大者”的卓越貢獻;能夠看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能夠看到適應新發展格局需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能夠看到堅持胸懷天下,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大國情懷。

從建設進程看,著眼世界一流就是要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學習借鑒世界各國大學的成功經驗,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坐標系,同臺競技,不是“自說自話”,不做井底之蛙。世界一流的建設,要堅持正確方向,服務國家急需,堅持內涵特色,保持戰略定力。著力中國特色就是要立足國情,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一流大學應該為社會解決諸多實際需求,為國家培養大批棟梁之才,為世界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不是“自娛自樂”,不能東施效顰。中國特色的體現,實質上是貫徹“四為服務”的方針,在“四為服務”中實現自身的價值追求。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高考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高考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聯系方式于老師18500982162。